該系統選用的TMS320F2812芯片是TI公司的TMS320C28x系列中的一種,其指令執行速度快,從而可以在此基礎上實現復雜的控制算法,優化系統的輸出特性。 基于該芯片的逆變電源系統框圖如圖1所示。整個系統由AC/DC,DC/DC,DC/AC,以及濾波電路和其他輔助電路構成。其中,DC/AC逆變器部分是整個系統的重要組成,逆變器采用單相全橋逆變電路,適應大功率場合。通過采樣電路采樣得到的輸出電壓和電流經過DSP的A/D轉換器轉換成數字信號,作為數字控制器的反饋信號,經與給定輸出信號比較后,再經過控制算法調節器和脈寬調制器得到SPWM波控制IGBT功率管的通斷,從而改變輸出電壓的值,使其與給定輸入電壓相等。給定參考電壓由軟件方式實現,因此信號穩定無溫漂、無干擾。這種控制方法在負載變化較快時仍然能保證輸出電壓不發生畸變。 
2 逆變器控制方案及其參數設計 2.1 逆變器建模及其控制策略研究 如圖2所示,圖中iL為電感電流;iC為電容電流;io為負載電流;uo為輸出電壓;R為逆變器負載電阻,VS1~VS4為逆變控制開關;r為電路阻尼電阻;L,C組成LC濾波器;E為逆變器輸入直流電源。 取x(t)=[uo(t)iL(t)]T為狀態變量,平均電壓ui(£)和負載電流為系統輸入,則主電路的狀態方程為:  式中:TS為采樣周期;ω0為二階LC濾波器的諧振角頻率。由此得出的電壓電流離散化狀態方程為:
 
針對該逆變器所設計研究的控制方法:采用雙閉環控制算法調節系統的動靜態特性,內環采用無差拍控制方法,是一種能夠瞬時控制電壓的有效手段,對負載具有很強的適應能力,尤其對非線性負載,輸出波形失真小,可以改善系統的動態響應特性;外環采用瞬時值的數字PI算法,輸出電壓的瞬時值信號直接反饋,與參考正弦電壓比較,使輸出電壓穩定在設定值上,并抑制輸出電壓的畸變。兩種控制算法能互相彌補各自控制上的不足,使系統得到較好的控制效果。 2.2 電流內環 內環采用干擾無差拍控制策略,結合離散化狀態方程和系統主電路圖分析結果,可以得到無差拍控制實現方法為:  可以通過采用一個二階預估方法對負載電流io(k+1)進行預估有:
 而iref(k+1)可從外環控制算法中得出。 2.3 電壓外環 電壓外環采用增量式PI算法,其差分方程可以表示為:  PI調節器性能的好壞取決于KP,KI的選取。PI參數可以從理論上算出,但是由于系統參數的擾動性,采用仿真調試的方法來確定具有更實際的價值。 2.4 PWM波的生成 通過預估算法得到正弦參考電流iref(k),再根據內環控制算法可以算出uI(k),從而得到開關的控制時間,即PWM的脈沖時間,從kTS~(k+1)TS的采樣間隔內,IGBT的導通時間為:  得到導通時間后,要進一步確定DSP中PWM輸出寄存器的值。從而使DSP實現了對IGBT的通斷時間的控制。 3 逆變器控制電路的仿真研究 搭建逆變器控制方法研究的仿真模型如下: 主電路參數:電感L=10 mH,電容C=20μF,額定阻性負載R=50 Ω,開關頻率fS=1/Ts=10 kHz,直流電源電壓E=310 V,輸出電壓有效值uo=220 V,頻率f=50 Hz。 逆變器的主電路由直流穩壓電源模塊、全橋開關管模塊、LCR模塊、電壓、電流測量模塊、信號輸入模塊等部分組成;電壓外環采用Simulink模塊庫中的PI離散控制模塊;電流內環采用S函數子模塊。仿真結果如圖3所示。 

4 結 語 通過分析對在不同負載和不同環境下逆變電路的輸出電壓和電流波形,可以肯定該控制方法的可行性和優越性。 |